“互联网+医疗健康”迎来新时代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得新解

2021-04-07 09:52 佚名

在数字化时代,“转型”同样是医药健康行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医药研发效率、优化医疗健康服务,从而更高效高质地满足患者需求、促进行业创新发展、拉近医患间距离,成为医药健康行业未来布局的重点。

为了进一步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向纵深发展,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推进相关工作。不仅如此,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国家鼓励各地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配套政策频发,在互联网医疗规范管理、定价、医保支付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给予了政策指引,推动行业发展步入新阶段。

“如今,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近日介绍,目前,7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了省级统筹区域平台,2200多家三级公立医院初步实现了院内信息的互通共享,30个省份建立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

从政策鼓励到各地医疗机构的改变,再到第三方企业的探索,在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医疗健康”迎来了“互联网+”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3.0时代。

政策迎来风口,互联网医疗乘风而上

自从“互联网+医疗健康”出现以来,医疗支付端的限制始终被看作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不过就在去年,这一问题迎来了政策破冰。国家医保局在2020年11月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支持符合规定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对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实行公平的医保支付政策。同时,探索定点医疗机构外购处方信息与定点零售药店互联互通,便于“互联网+”医疗服务复诊处方流转。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表示,这一政策的推出是基于疫情期间各地实践探索的积累。在疫情期间,全国各地互联网医院积极参与免费咨询义诊,加大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供给,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积极贡献。熊先军介绍,特别是在武汉,疫情发生后印发了《武汉市互联网+医保服务实施方案》,在武汉协和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等开展了互联网诊疗,并实现了慢性病门诊定点药店线上医保支付,线下药品配送到家等服务。

“截至2020年4月18日,武汉市7家医疗机构共生成的药品处方订单约2.5万余张,其中合规处方约1.9万余张,药店结算完成订单物流配送的处方为1.9万张。”熊先军说,同时,上海部分医院,如上海中山医院等12家医疗机构也实现了医保在线实时结算,医保患者线上脱卡支付,药品能够配送到家。

在各地“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及相关规范和监管工作的积极探索下,《意见》在价格机制、定点协议管理及医保支付等方面明确了方向。利好政策风口的显现,让互联网医疗乘风而上。

不过,也有患者担心,在“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问题上,是否会与线下实体医院有所不同?对此,熊先军表示,去年底专门印发了《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的暂行办法》,其中明确,“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政策与线下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参保人在定点的互联网诊疗医疗机构就诊所发生的复诊医疗费和药品费用,可以按照线下的政策进行支付,医保的经办机构和提供互联网诊疗的实体医疗机构进行结算。医保的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应该是在同一个统筹地区,为本统筹地区的参保人进行服务。”

地方实践加强,精准“把脉”患者需求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规范发展。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那么,如今的互联网医疗究竟能为患者带来怎样的不同体验?

小邹最近得了带状疱疹,为了避免加大因免疫力低下前往医院就诊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她在“好大夫”平台线上问诊了好评率和问诊率均较高的大医院医生,最终敲定了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她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线上问诊只需花几十元钱,而且还可以与医生通话,与线下就诊等待时间久问诊时间短相比,线上问诊既方便又划算。

不管是第三方平台,还是各大医院自身,互联网医疗的接入让人们的就医方式逐渐发生改变。同时,互联网医疗也发挥其优势,在相关服务上向更加精细化发展。在人们就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清楚自己的病应该找哪位大夫更对口,只能奔着好医院去的情况。针对这样的痛点,江苏省在构建“互联网+医疗服务”中,设计了针对全体26万医生的人力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将所有医生的门诊、住院、手术等相关诊疗信息全部进行归集。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兰青介绍,“目前,我们已经归集了10亿人次的门诊和4100多万份的住院病例,归集后就可以知道某一个疾病江苏省哪位医生看得最多,患者也可通过‘健康江苏’APP,用疾病的名称检索到看得最好、经验最丰富的医生,从而进行自主选择。我们将之称为‘精准导医’。”

精准导医只是江苏省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的一个缩影。兰青介绍,近年来江苏省加快规划建设互联网医院,打通医院的线上线下各个业务环节,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全省现已建成105家互联网医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江苏省互联网医疗服务已达7400万人次。“江苏健康通”APP现已惠及6100余万居民,实现了健康档案的随身带、随时用。

江西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行动。江西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曾传美介绍,江西省加快推进部门业务联动,系统互联互动,开启数据多跑路模式,大力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据介绍,去年7月份以来,江西省依托省政务平台“赣服通”重点推出了“婚育户一链办”服务,为婚育家庭提供“6证4查询”的服务。即线上办理生育服务卡、出生医学证明、新生儿上户口、新生儿医保登记、社会保障卡以及预防接种等六证,以及婚前医学检查机构、产前检查机构、疫苗信息和重名等4项查询服务,有效化解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

企业探索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巨大

3月29日,京东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上市后的首份年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健康年活跃用户数达8980万,一年净增3370万。此外,有超过11万名全职和外部医生在平台执业,日均在线问诊量超过10万,是2019年的5倍多。

在业内人士看来,医保支付环节的打通,是撬动互联网医疗再现风口的杠杆。疫情加速了互联网医疗在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等基层医疗服务方面的优势。在天津,由天津微医总医院牵头,协同全市26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紧密型基层医疗卫生共同体,通过云管理、云服务、云药房、云检查“四朵云”平台数字化赋能基层,实现“未病能防、有病能诊、小病能治、大病能转、慢病能管”。

据艾瑞测算,在2020年疫情高峰期的2月,医疗健康类APP中的在线医疗、医药电商、慢病管理、运动健康等版块的日活同比平均增长率高达14.08%。根据分析,“十四五”期间甚至更长时间内,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前景巨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4年及2030年,中国大健康市场的数字化比重预计将会由2019年的3.3%分别快速增至中国医疗健康总支出的10.6%和24.0%。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将会由2019年的2180亿元分别大幅扩大至2024年的11290亿元及2030年的42230亿元。